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防灾减灾救灾行业,掌握资源与环境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地震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地球信息科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熟悉防灾减灾救灾行业主要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岗位类型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能力、野外工作能力、专用仪器设备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具有地震活动性分析、地下结构探测、地震地质调查和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等某一应用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既能从事资源与环境领域一般性工程技术工作,又能从事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区划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地质工程勘察、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3S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
1. 服务面向和层次类型定位:面向防灾减灾救灾行业地震监测岗位上岗资格、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地震灾害调查评估上岗资格、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资格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2. 知识结构定位: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土木工程、水文地质学、遥感信息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等学科专业知识。
3. 能力结构定位:具备复杂工程问题分析、数据分析处理、仪器设备应用和综合分析评价、仪器研制等基本能力;具备胜任地震监测预测、地震地质勘察、工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震害防御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仪器设计、维护与维修、3S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与创新能力。
4. 素质结构定位:具备严谨认真、肯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立足职业岗位的技术创新意识。
5. 职业岗位定位:地震监测、地球探测、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土木工程、地震仪器软硬件开发等职业岗位类型,包括地震监测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仪器研发、3S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工程技术类岗位和地震监测预报科学研究、地震灾害防御科学研究等科学研究类岗位。
二、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取“一个目标,两个强化,三个能力,四个过程” 的行业协同培养模式。一个目标是面向防灾减灾救灾行业,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胜任行业工程技术岗位的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两个强化是强化教师教学以导为主的研究式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三个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四个过程包括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过程,岗位实习胜任行业工程技术岗位的培养过程,产学研习的实践应用、技术创新和项目组织能力培养过程,毕业论文(设计)工程技术成果应用研究培养过程。
三、研究方向
根据防灾减灾救灾行业工程技术类岗位和科学研究类岗位的基本属性和相应研究内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分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地下水工程与地震流体动力学、岩土地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等,各研究方向见表1。
四、学制与培养进程
整个培养进程实行3学年6学期的全日制学习制,一般不超过5年。实行弹性学制,对达到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的,培养周期可为2.5学年,但须经学位授予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第1~2学期为理论、课程实习和认知实习;第3学期为岗位实习,学期初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岗位实习结束后完成开题报告;第4~6学期为产学研习(毕业实习),并结合产学研习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第5、6学期分别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授予工作。
整个培养过程包括理论学习、岗位实习、产学研习(毕业实习)、学位论文(毕业论文)等环节。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岗位实践教学考核,专业学位论文达到毕业要求并通过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可授予专业硕士学位,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五、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分基础学位课程模块、岗位方向学位课程模块和拓展选修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见表2~表10。
表1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专业研究方向及培养面向
研究方向 |
研究内容 |
人才培养的行业面向 |
职业资格 |
专业技术岗位 |
地震动力学与 地球探测技术 |
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规律;地震监测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地震台站、台阵、台网运行与维护;地震速报和编目;地震监测数据应急产品开发;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系统运行和维护;地震危险区域预测;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划分;地震趋势判定;地震监测新技术;3S技术研发与应用 |
地震台站监测岗位上岗资格;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地震活动性方向) |
地震监测技术;地球探测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地震监测预报科研;3S应用技术等。 |
地质资源与 灾害地质 |
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与危险性分析;地震灾害评价和预测;地质体稳定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理论与技术;地下精细结构探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潜在震源区划分;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调查方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矿山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产普查与勘探基本理论和方法 |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地震地质方向);地震灾害调查评估上岗资格;矿山地质工程师资格 |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地震地质调查探测技术;地震灾害防御科研;矿山勘探、开发、环境保护与治理等。 |
岩土地震工程 |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与应急管理;斜坡体动力稳定性分析;场地液化判别与防治;岩土工程灾害治理与防治;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场地影响评价方向);地震灾害风险评价;震害现场调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 |
注册土木工程师;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上岗资格;地震灾害调查评估上岗资格; |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地震灾害防御;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应急管理; |
防灾减灾工程 |
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桥梁抗震与减震控制;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防灾减灾材料开发及工程应用;灾害监测与工程安全管理;地震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控制等 |
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防灾减灾规划师;地震安评师 |
工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工程结构减隔震分析与设计;工程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工程管理;工程震害预测;防灾减灾规划;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 |
水环境与水灾害 |
地下水资源调查、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与保护技术方法;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环境水化学检测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环境调查;地震地下流体数据处理剂异常识别技术;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及防护技术;地下水流体数值模拟技术 |
地震台站监测岗位上岗资格;注册环评工程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地下水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等 |
地震监测技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污染场地修复;水资源管理与评价;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水灾害预测与防治等 |
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 |
地球物理综合观测、地震监测技术、装备及系统的研制与改造;数据采集、系统供电、避雷、监控技术;数据记录与传输技术;仪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处理技术研究;新型灾害监测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和新仪器研发。 |
硬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
地震仪器研发;通用仪器研制;嵌入式系统研发 |
灾害信息处理 技术 |
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与GIS软件开发;目标检测与行为识别;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模式识别技术与应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 |
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物联网开发工作 |
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开发工程师 |
应急技术与 管理方向 |
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灾害风险的诊断与勘查分析;灾害脆弱性的定量评价模型研究;巨灾损失的快速评价技术与方法;灾害风险管理与巨灾保险研究;应急管理决策与预案编制与演练;灾害风险区划;各类防灾减灾规划研究;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研究;灾害监测与预警模型研究与开发;应急指挥调度与决策模型研究;智能检测与预警、报警、调度、决策信息系统研发;应急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研究;灾因溯源信息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
企业、社区等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岗位资格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岗位资格;应急产业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资格;巨灾保险行业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资格;防灾减灾规划岗位资格;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信息化岗位资格;数据分析师;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师;软件架构与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应急信息系统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 |
灾害风险调查;灾害风险评估;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应急产业专业技术;巨灾保险行业专业技术;防灾减灾规划;信息系统与技术相关岗位;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岗位;应急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开发、分析与管理;应急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及开发;软件测试;灾害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应急GIS空间分析;应急指挥与决策信息技术支持。 |
基础学位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类、学位英语、工程数学,必修课程11学分;岗位方向学位课程模块主要是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岩土地震工程、水环境与水灾害、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管理与技术八个培养方向的工程技术理论、方法和岗位技术规程等课程,每个方向必修课程13学分,具体见表3~表10。拓展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前沿类、技术方法类、管理经济类和相关专业基础类课程,学生根据需要至少选修6学分。在规定的培养年限内学生应修满理论课程30学分。
表2 各培养方向公共基础学位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公共基础 学位课程 (必修11学分) |
0857DJ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2 |
一 |
0857DJ002 |
英语(学位英语) |
2 |
32 |
一 |
0857DJ003 |
综合英语 |
1 |
16 |
二 |
0857DJ004 |
高等工程数学 |
4 |
64 |
一 |
0857DJ005 |
英语口语 |
1 |
16 |
一 |
0857DJ006 |
工程伦理 |
1 |
16 |
二 |
表3 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 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101 |
地球物理学原理与方法II(重力) |
1 |
16 |
二 |
0857DG102 |
地球物理学原理与方法Ⅳ(地电) |
1 |
16 |
一 |
0857DG103 |
地球物理学原理与方法I(地震学) |
3 |
48 |
一 |
0857DG104 |
地球物理反演 |
3 |
48 |
一 |
0857DG105 |
GIS空间分析 |
3 |
48 |
二 |
0857DG106 |
资源环境研究中的数学方法 |
2 |
32 |
一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
0857DT101 |
自然辩证法 |
1 |
16 |
一 |
0857DT102 |
地球物理学原理与方法Ⅲ(地磁) |
1 |
16 |
二 |
0857DT103 |
数字信号处理 |
3 |
48 |
二 |
0857DT104 |
地震勘探技术 |
2 |
32 |
二 |
0857DT105 |
地学信息处理技术 |
2 |
32 |
一 |
0857DT106 |
地壳应力场 |
3 |
48 |
二 |
0857DT107 |
3S技术及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
2 |
32 |
二 |
0857DT108 |
地球动力学基础 |
2 |
32 |
二 |
0857DG201 |
活动断层探测技术与方法(选的时候看好课程编号) |
2 |
32 |
一 |
0857DT110 |
重磁电勘探技术I(重力勘探) |
1 |
16 |
二 |
0857DT111 |
重磁电勘探技术II(磁法勘探) |
1 |
16 |
二 |
0857DT112 |
重磁电勘探技术Ⅲ(电法勘探) |
1 |
16 |
二 |
0857DT113 |
地震动力学前沿(一)(选了这门课,必选0857DT115) |
0.5 |
8 |
一 |
0857DT114 |
地学绘图技术 |
2 |
32 |
二 |
|
0857DT115 |
地震动力学前沿(二)(选了这门课,必选0857DT113) |
0.5 |
8 |
二 |
表4 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 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201 |
活动断层探测技术与方法 |
2 |
32 |
一 |
0857DG202 |
地质灾害理论与控制 |
2 |
32 |
二 |
0857DG203 |
地震地质学 |
2 |
32 |
一 |
0857DG204 |
第四纪地质与工程 |
2 |
32 |
一 |
0857DG205 |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
3 |
48 |
二 |
0857DG207 |
活动构造与地震 |
2 |
32 |
二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
0857DT101 |
自然辩证法 |
1 |
16 |
一 |
0857DT201 |
高等构造地质学 |
2 |
32 |
一 |
0857DT202 |
地震工程学基础 |
2 |
32 |
二 |
0857DT203 |
灾害矿物学 |
2 |
32 |
二 |
0857DT204 |
矿产普查与勘探新技术与方法 |
2 |
32 |
二 |
0857DT107 |
3S技术及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
2 |
32 |
二 |
0857DT205 |
地震安全性评价原理 |
2 |
32 |
二 |
0857DT206 |
工程动力地质学 |
2 |
32 |
二 |
0857DT207 |
GIS程序设计与开发 |
3 |
48 |
二 |
0857DT208 |
防灾安全法规 |
1 |
16 |
二 |
0857DT209 |
重大工程安全防御技术 |
1 |
16 |
二 |
0857DT210 |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调查方法 |
2 |
32 |
二 |
表5 岩土地震工程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 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301 |
结构动力学(选这门课,必须选结构抗震实验) |
2 |
32 |
一 |
0857DG302 |
工程地震学 |
2 |
32 |
一 |
0857DG303 |
岩土工程抗震及实验 |
3 |
48 |
二 |
0857DG304 |
土动力学 |
2 |
32 |
二 |
0857DG202 |
地质灾害理论与控制 |
2 |
32 |
二 |
0857DG305 |
高等土力学 |
2 |
32 |
一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
0857DT101 |
自然辩证法 |
1 |
16 |
一 |
0857DT302 |
工程波动理论 |
2 |
32 |
二 |
0857DT303 |
地震安全性评价 |
2 |
32 |
二 |
0857DT304 |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
2 |
32 |
二 |
0857DT305 |
数字信号分析 |
2 |
32 |
二 |
0857DT207 |
GIS程序设计与开发 |
3 |
48 |
二 |
0857DT306 |
岩土工程监测与检测 |
2 |
32 |
二 |
0857DT307 |
土工合成材料新技术 |
2 |
32 |
二 |
0857DT308 |
工程物探 |
2 |
32 |
二 |
0857DT208 |
防灾安全法规 |
1 |
16 |
二 |
0857DT209 |
重大工程安全防御技术 |
1 |
16 |
二 |
表6 防灾减灾工程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 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301 |
结构动力学 |
2 |
32 |
一 |
0857DG401 |
地震工程学基础(选这门课必须选结构动力学) |
2 |
32 |
一 |
0857DG402 |
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 |
2 |
32 |
二 |
0857DG403 |
高等混凝土结构 |
2 |
32 |
二 |
0857DG404 |
高等有限元分析 |
3 |
48 |
二 |
0857DG405 |
结构抗震实验(选这门课,必须选结构动力学) |
2 |
32 |
一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
0857DT101 |
自然辩证法 |
1 |
16 |
一 |
0857DT305 |
数字信号分析 |
2 |
32 |
二 |
0857DT403 |
生态混凝土学 |
2 |
32 |
二 |
0857DT404 |
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2 |
32 |
二 |
0857DT407 |
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 |
2 |
32 |
二 |
0857DT208 |
防灾安全法规 |
1 |
16 |
二 |
0857DT209 |
重大工程安全防御技术 |
1 |
16 |
二 |
表7 水环境与水灾害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 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501 |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 |
3 |
48 |
一 |
0857DG502 |
水土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
3 |
48 |
二 |
0857DG503 |
地下水系统分析与模拟 |
3 |
48 |
一 |
0857DG504 |
地震水文学 |
2 |
32 |
一 |
0857DG505 |
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及模拟 |
2 |
32 |
一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
0857DT501 |
矿井水害与防治 |
2 |
32 |
一 |
0857DT502 |
环境仪器分析 |
2 |
32 |
一 |
0857DT503 |
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与制图方法 |
2 |
32 |
二 |
0857DT504 |
水文地质学研究中的新技术应用 |
2 |
32 |
二 |
0857DT505 |
水文模拟与洪水预报 |
2 |
32 |
二 |
0857DT506 |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应用 |
2 |
32 |
二 |
0857DT208 |
防灾安全法规 |
1 |
16 |
二 |
0857DT209 |
重大工程安全防御技术 |
1 |
16 |
二 |
表8 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 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601 |
地震监测及工程仪器原理 |
4 |
64 |
一 |
0857DG602 |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
2 |
32 |
二 |
0857DG603 |
最优化方法 |
2 |
32 |
一 |
0857DG604 |
智能传感器 |
3 |
48 |
一 |
0857DG605 |
工程光学 |
2 |
32 |
一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
0857DT101 |
自然辩证法 |
1 |
16 |
一 |
0857DT601 |
嵌入式系统开发 |
2 |
32 |
一 |
0857DT602 |
人工智能基础 |
2 |
32 |
二 |
0857DT603 |
光纤传感原理 |
2 |
32 |
二 |
0857DT604 |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 |
2 |
32 |
二 |
0857DT605 |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
2 |
32 |
二 |
0857DT606 |
前沿知识讲座 |
1 |
16 |
二 |
0857DT607 |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专题 |
2 |
32 |
二 |
0857DT608 |
虚拟仪器开发实验 |
2 |
32 |
二 |
0857DT609 |
防灾仪器仿真设计 |
2 |
32 |
二 |
0857DT610 |
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 |
2 |
32 |
一 |
0857DT611 |
地震预警系统 |
2 |
32 |
二 |
0857DT612 |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 |
2 |
32 |
二 |
0857DT208 |
防灾安全法规 |
1 |
16 |
二 |
0857DT209 |
重大工程安全防御技术 |
1 |
16 |
二 |
表9 灾害信息处理技术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706 |
大数据可视化 |
2 |
32 |
一 |
0857DG707 |
GIS技术与应用 |
3 |
48 |
二 |
0857DG708 |
大数据应用案例 |
3 |
48 |
二 |
0857DG709 |
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
3 |
48 |
二 |
0857DG710 |
物联网监测系统 |
2 |
32 |
二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
0857DT701 |
云计算基础 |
3 |
48 |
一 |
0857DT702 |
云计算和应用 |
3 |
48 |
二 |
0857DT718 |
高级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3 |
48 |
一 |
0857DT708 |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
2 |
32 |
一 |
0857DT710 |
机器学习 |
3 |
48 |
二 |
0857DT714 |
自然语言处理 |
3 |
48 |
二 |
0857DT715 |
人工智能攻防对抗技术 |
2 |
32 |
二 |
0857DT716 |
ChatGPT项目实践 |
3 |
48 |
二 |
0857DT717 |
框架技术应用 |
2 |
32 |
二 |
表10 应急技术与管理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模块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培养方向 学位课程 (必修13学分) |
0857DG801 |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
3 |
48 |
一 |
0857DG804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
3 |
48 |
二 |
0857DG805 |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
3 |
48 |
一 |
0857DG809 |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
2 |
32 |
二 |
0857DG810 |
灾害学 |
2 |
32 |
一 |
拓展选修 课程 (选修6学分) 0857 |
0857DT101 |
自然辩证法 |
1 |
16 |
一 |
0857DT801 |
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 |
2 |
32 |
二 |
0857DT810 |
机器学习 |
3 |
48 |
二 |
0857DT802 |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
2 |
32 |
一 |
0857DT803 |
风险建模与评估 |
3 |
48 |
二 |
0857DT805 |
应急大数据技术 |
2 |
32 |
二 |
0857DT806 |
应急物流技术及应用 |
2 |
32 |
二 |
0857DT811 |
灾害经济学 |
3 |
48 |
二 |
0857DT812 |
综合防灾规划 |
2 |
32 |
二 |
0857DT813 |
智能应急技术 |
3 |
48 |
二 |
0857DT814 |
应急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
3 |
48 |
二 |
0857DT704 |
数据挖掘原理及应用 |
3 |
48 |
二 |
0857DT208 |
防灾安全法规 |
1 |
16 |
二 |
0857DT209 |
重大工程安全防御技术 |
1 |
16 |
二 |
六、实践过程
必修实践培养环节主要包括地震行业工程技术岗位认知实习、岗位实习、产学研习(毕业实习)、技术创新与职业素质教育实践四个过程,计4学分。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产学研习时间共计3个学期,学生应完成至少54周的实践培养,见表11。技术创新与职业素质教育实践融入在理论课程和实践培养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参加科技实践活动5次以上或自选科技创新项目1个;作技术工作报告1次;参加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活动5次。
表11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专业必修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 |
培养目的 |
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培养地点 |
工程技术岗位认知实习 |
在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认知地震监测、地震地质和地震工程三类工程技术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规程,了解本研究方向与其他方向的关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9周 |
一、二 |
岗位认知实习考核与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考核相结合。 |
地质工程领域岗位实习基地 |
岗位实习 |
进一步深化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熟练掌握本研究方向工程技术岗位工作内容、方法,为提高其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
12周 |
三 |
在校内导师、行业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答辩考核每周实习报告和实习总报告。 |
地质工程领域岗位实习基地 |
产学研习 (毕业实习) |
根据学院要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产学研习,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岗位的综合应用、技术创新和项目组织能力。 |
至少32周 |
四、五、六 |
在校内导师、行业导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所选研究方向自主开展研习:答辩考核每月研习报告和研习总报告。 |
资源与环境领域产学研习基地 |
七、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1. 以应用为导向开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主要在专门技术工作或工程实践创新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论文选题应来源于防震减灾领域的工程实际,应具有明确的行业岗位背景和应用价值。
2. 论文的形式灵活,可以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工程设计、研究与实施,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方案推广与应用,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新产品、新设备研制与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也可以开展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
3. 论文内容应以地震行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的技术工作内容为主,可结合地震科学与地震地质调查、台网技术改造和革新、防震减灾规划、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震害预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工程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结构减隔震设计等相关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完成。论文必须有必要的实验或分析数据,有第一手的实际资料和独立完成的工作量。鼓励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开发项目、技术服务项目。
4. 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中英文摘要;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选题的背景、依据与意义;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研究内容、难点分析、特色描述、方案设计、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结论;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致谢等。
(二)论文基本要求
1. 学位论文的工作程序包括开题、中期检查、预审、答辩。论文自开题后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应少于一年。论文采用全过程控制,并实施校内导师和行业内合作指导的“双导师制”, 采用逐月指导学期考核制度,选题、开题、答辩均需导师共同参与并签署书面意见。
2.论文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特别应突出适用性。
3.不同类型论文的具体要求:
(1)工程设计类论文。要求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投入了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应用研究类论文,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要求能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推导、分析严密完整,实验方法科学,数据可信。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实用性。
(3)产品研发类论文,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设计开发、仪器研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应有调试、测试乃至应用结果和评价。
(4)工程/项目管理类论文,包括工程管理、工程规划等。要求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数据充分、可靠;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三)论文评阅与答辩
1. 学位论文完成后应由本人提出论文评阅申请,应由本领域3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评阅,其中至少2位为行业工程技术专家,指导教师不得担任所指导研究生的论文评阅人。论文综合评阅意见分为“同意答辩”、“经修改后,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三级。全部为“同意论文答辩”可申请论文答辩。如评阅人之一的意见是“经修改后,同意答辩”,研究生本人应针对专家意见提交书名报告和说明,提交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如评阅人之一的意见是“不同意答辩”,则该研究生应延期答辩,待修改后下一轮学位授予工作中进行论文评阅申请。
2. 论文评阅通过后,经导师同意并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组成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应以公开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位同行高级职称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位为校外专家。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由正高级职称的校外专家担任。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秘书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均不得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决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半年至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四)论文评价标准
1. 学位论文的评价强调以技术创新为标准,强调研究项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强调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
2. 一级评价指标中,论文选题占10%,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论文内容占45%,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研究内容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量;成果占30%,包括成果的实用性、新颖性、可靠性及成果的价值;论文写作占15%,包括论文格式规范性、摘要、文字论述、参考文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