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考生: 
经研究,我院定于2015年4月2日至3日组织防灾科技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二轮复试考核,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时间为2015年4月2日至3日,复试地点为防灾科技学院南校区。 
二、复试日程安排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4月2日 
 | 8:30-9:00 
 | 同等学力考生报到、资格审查 
 | 明德楼516室 
 |  9:30-11:00 
 | 科目一加试 
 | 明德楼132会议室 
 |  13:00-14:30 
 | 科目二加试 
 | 明德楼132会议室 
 |  15:00-17:00 
 | 报到、资格审查 
 | 明德楼516室 
 |  4月3日 
 | 7:10 
 | 统一乘车前往指定体检医院 
 | 学院南大门 
 |  7:30-9:00 
 | 体检(需空腹) 
 | 燕郊人民医院 
 |  9:30-10:30 
 | 专业笔试 
 | 明德楼132会议室 
 |  10:30-12:00 
 | 英语听说能力测试(每个考生5分钟) 
 | 地点待定 
 |  13:15 
 | 候考 
 | 明德楼132会议室 
 |  13:30-18:30 
 | 专业综合面试(每个考生10分钟) 
 | 地点待定 
 |  
 有关要求: 
1.同等学力请按时间安排准时参加报到、资格审查和加试。 
2.考生需提供材料如下: 
(1)非应届生。应提供身份证、准考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留存),并提供学历在线验证或认证报告(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网(www.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历验证,并打印出具有12位验证码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备案表》,如在线验证不成功,须进行书面学历认证。)。 
(2)对于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前应提供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留存)及所在高校教务部门的证明信,并出具学籍验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网(www.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打印出具有12位验证码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3)取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4)思想政治考察表一份(附件一),按要求打印手填,盖章有效。 
(5)本科经历考生需提供本科学习成绩单(需盖章原件,6份复印件),其他考生提供报考前学习期间的成绩单(需盖章原件,6份复印件)。 
(6)填写简历(附件二),打印6份。然后分别和(5)中的6份复印成绩单用一枚订书钉钉在左上角即可。 
(7)笔试需自备黑色签字笔一支。 
(8)自带近期1寸免冠正面白底彩色照片3张。 
三、复试费用及食宿安排 
1.学校不收取复试费,代收体检费(约50元)。 
2.考生复试期间的食宿自理。 
四、交通指南 
火车站乘车路线: 
1.北京站出站,乘地铁2号线(外环,建国门方向)在建国门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1号线(四惠东方向)到大望路站下车,出B口,向西200米乘坐811路或812路(较快捷)公交车均可,到防灾科技学院站下车。 
2.北京西站出站,乘地铁9号线(国家图书馆方向)在军事博物馆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一号线(四惠东方向)在大望路站下车,出B口,向西200米乘坐811路或812路(较快捷)公交车均可,到防灾科技学院站下车。 
3.北京南站出站,乘地铁4号线大兴线(安河桥北方向)在西单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1号线(四惠东方向)在大望路站下车,出B口,向西200米乘坐811路或812路(较快捷)公交车均可,到防灾科技学院站下车。 
首都机场乘车路线: 
1.乘坐机场大巴9线上行(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亦庄开发区[华冠超市]),在通州北关下车,向南步行约130米,在北关桥换乘811路公交车到学院街站下车,东北方即为防灾科技学院。 
2.乘坐机场轻轨到东直门换乘地铁2号线到建国门站换乘一号线1号线(四惠东方向)到大望路站下车,出B口,向西200米乘坐811路或812路(较快捷)公交车均可,到防灾科技学院站下车。 
3.首都机场打车到燕郊防灾科技学院,3号航站楼费用约80元,1、2号航站楼100元,时间为30分钟左右。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1596072 
联系人:王老师 于老师 
六、研究生复试名单的确定 
1.一志愿报考我校初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复试的考生。 
2.符合调剂要求,在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系统中填报调剂志愿,并得到复试确认的考生(详见复试工作办法)。 
七、其他未尽事宜及临时变更,以到校后的书面告知为准。 
附件一 思想政治考察表 
附件二 个人简历模板 
防灾科技学院 
学科与研究生处 
2015年3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