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李志文
性 别:男
学 历:研究生
学 位:博士
职 称:副教授
科研方向:地理学
培养方向:应急技术与管理
社会兼职:江西省地理学会理事
教育背景:
博士(2008.09-2011.06):中山大学,地理学专业;
硕士(2005.09-2008.06):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
本科(2000.09-2004.06):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专业
工作经历:
(1)2011.07-2020.10: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讲师-副教授;
(2)2020.1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暖温带—北亚热带晚第四纪不成熟网纹层的地质时代、形成机制与季风环境演变(编号:41571007),2016/01—2019/12,主持人,83.5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半岛北部海岸晚第四纪风沙沉积的时代划分与季风环境演变(编号:41201006),2013/01—2015/12,主持人,28万元。
(3)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背景下老年人流动性康养的多因素干扰机制研究(编号:GD23CSH05),2024/01-2025/12,主持人,3万元。
(4)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新工科的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编号:JXJG-19-6-21);2020/01—2021/12,主持人,0.5万元。
(5)江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为导向的地理学实习模式探索(编号:16YB076);2016/01—2018/12年,主持人,1.6万元。
出版教材:
(1)朱志军, 李志文. 南昌梅岭地区综合地学实习教程.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7年.(2)郭福生, 冷成彪, 李志文, 龚志军. 地球科学概论. 科学出版社, 2022年。
一作和通讯论文:
(1)Li ZW, Wang FN, Li BS, Du DD, Zhang HJ, Song YG, Du SH, Sun L.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volution: Evidence from coastal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the Last Glacial in the Shandong Peninsula, China,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2022.
(2)Li ZW, Sun L, Li BS, Wang FN, Du DD, Song YG, Zhang HJ, Chen LQ, Xu 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hanges in subtropical China since late Pleistocene: Evidence from the Ailuropoda-Stegodon fau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22, 19(2): 418-432.
(3)李志文, 郭福生, 孙丽, 黄宝华. 南昌市梅岭花岗岩石蛋地貌的特征与发育机制初探,地质论评, 2017, 63(5): 1281-1292.
(4)李志文, 李保生, 孙丽, 王丰年. 柳夼剖面末次冰期层段Rb/Sr的不稳定变化及其揭示的气候特征, 热带地理, 2015, 35(4): 592-600.
(5)李志文, 李保生, 孙丽, 王丰年. 中国南部OIS5e时期中亚热带北移的古生物学证据. 第四纪研究, 2015, 35(3): 712-720.
(6)李志文, 李保生, 孙丽, 王丰年. 全新世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气候变迁的古生物学证据. 热带地理, 2015, 35(2): 179-185.
(7)Li ZW, Li BS, Dong YX, Wang FN. Current study and prospect of the Old Red Sand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 4(6): 462-471.
(8)李志文, 郭福生, 孙丽, 张文秀. 龙虎山丹霞地貌特征对道教文化传承之影响,热带地理, 2012, 32(6): 647-651
(9)李志文, 郭福生, 孙丽, 黄宝华, 周林图. 龙虎山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的对策,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2012, 31(3): 209-214.
(10)李志文, 李保生, 王丰年. 海岸沙丘发育机制之研究现状评述, 中国沙漠, 2011, 31(2): 357-366.
(11)李志文, 李保生, 孙丽, 王丰年, 温小浩, 牛东风. 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沙漠, 2011, 31(1): 49-57
(12) 李志文, 李保生, 董玉祥, 温小浩, 邱世藩, 牛东风, 欧先交, 彭培欣. 粤东北丘陵区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特征与气候环境. 地质论评, 2010, 56(3): 355-364.
(13)李志文, 李保生, 孙丽, 温小浩, 邱世藩, 吕映霞. 影响中国黄土磁化率差异的多因素评述. 中国沙漠, 2008, 28(2): 231-237.
(14)侯楚,李志文*,孙丽,李向洁,李世乾,陈晓倩. 居民地方感知、地方依恋与农业保护态度的关系——以佛山市典型基塘农业村落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3, 42(3): 163-167.
(15)李世乾,李志文*,周万蓬,杜丁丁,黎武标. 九江市蓼花剖面末次冰期中晚期沉积的粒度端元特征与气候变化. 热带地理, 2023, 43(1): 135-143.
(16)李星耀, 李志文*, 朱志军, 詹江振, 李向洁, 李世乾. 南昌市厚田剖面末次冰期沉积的色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3, 43(1): 170-179.
(17)李向洁, 李志文*, 杜丁丁, 孙丽, 侯楚, 李世乾, 张雯. 南昌厚田沙地不同演化阶段蔓荆灌丛沙堆的沉积物与空间格局特征. 中国沙漠, 2022, 42(6): 211-220.
(18)杜兰, 李志文*, 杜丁丁, 黎武标, 王志刚, 马泽源, 詹江振. 烟台芝罘黄土剖面末次间冰期沉积物色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热带地理, 2021, 41 (2): 423-430
(19)李向洁, 李志文*, 杜建会, 张慧娟, 詹江振, 杜兰, 孙丽, 侯楚. 南昌市厚田沙地蔓荆灌丛沙堆的形态与沉积特征. 地理科学, 2021,41(11):2042-2051
(20)李向洁, 李志文*, 詹江振, 孙丽, 杜兰, 侯楚. 南昌厚田沙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沙漠, 2021, 41(2): 92-99.
(21)侯楚, 李志文*, 孙丽. 基于GIS的地名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科学, 2021, 39(1): 115-121.
(22)詹江振, 李志文*, 王志刚, 孙丽, 黎武标, 杜兰. 南昌市厚田剖面末次冰期风沙沉积的粒度分维特征及其揭示的古环境意义. 热带地理, 2020, 40(6): 1075-1084
(23)黎武标, 李志文*, 王志刚, 詹江振, 杜兰. 中国暖温带海岸风成沉积序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沙漠, 2019, 39(6): 56-65.
(24)王珍珍,孙丽,李志文*,马泽源. 2016年南昌市PM10和PM2.5质量浓度变化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9, 48(1): 34-39.
(25) 黎武标, 李志文*, 王志刚, 马泽源, 王珍珍, 梁丽婵. 粒度端元揭示的芝罘剖面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39(03): 177-187.
(26)黎武标, 李志文*, 王志刚, 李子康. 山东烟台地区芝罘剖面粒度分维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9, 41(5): 592-603.
(27)梁丽婵, 李志文*, 孙丽, 刘富军. 江西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江西科学, 2019, 37(3): 315-329.
(28)吴昊, 李志文*, 郭福生, 王志刚, 梁丽婵. 南昌市厚田乡风沙地貌形态特征与美学价值. 华东地质, 2019, 40(4): 264-272.
(29)王志刚, 李志文*, 黎武标, 马泽源, 王珍珍. 南昌市厚田沙地风沙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特征. 中国沙漠, 2018, 38(6): 1200-1208.
(30)王志刚, 李志文*, 黎武标. 鄱阳湖地区晚第四纪风沙沉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7, 46(6): 845-852.
(31)游 为, 李志文*.古民居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武夷山城村为例. 江西科学, 2016, 34(3): 393-396.
获奖及荣誉:
(1)李志文, 孙丽, 叶长盛, 刘红芳, 张文秀. 海岸带风沙地貌的沉积特征与东亚季风环境演变(编号:J13-02-056). 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lizw198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