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师队伍 > 正文

谌华

作者:时间:2023-06-26



 









 名:谌华      

 别:              

 历:博士研究生            

学 位博士  

职 称:教授

科研方向: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卫星综合遥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培养方向:应急技术与管理

社会兼职:

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十五五”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论证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湖北产业教授(武汉大学聘, 省级人才称号)、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特聘专家、 2020年度中关村科学城 “科技创新英才”、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智库专家、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微波遥感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会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员。

Emailshenhua@cidp.edu.cn

联系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学院街465 防灾科技学院 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065201                                        

主要研究方向:

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卫星综合遥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

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遥感原理与方法、灾害学

教育经历:

1)20132018,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博士

2)20032006,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硕士

319972001,武汉大学,测绘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1)2022.06至现在, 防灾科技学院, 应急管理学院, 教授

2)2016.032022.06,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员

3)2006.072015.08,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助理研究员

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

1)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创新合作项目,高亚洲和北极积雪-冰川与地质灾害监测卫星观测资源仿真系统研建及卫星观测数据服务(编号:2021YFE0116806),2022/01—2024/12,主持,36万元(结题);

2)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灾害应急任务驱动的空天地监测资源协同规划技术(编号:2017YFB0504101-1),2017/07—2022/01,主持,80万元(结题);

3)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镇生态资源高分遥感监测分系统研发(编号:2017YFB0503903-6)),2017/07—2022/01,主持,113万元(结题);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全国试点地区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底图制备项目-分包1 (编号:JXXTH-2020-11),2020/11-2021/3,主持,203万(结题);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底图制备-分包1(编号:JXXTH-2021-1012021/8-2021/12,主持,556万(结题);

6)自然资源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调查”项目(编号:0733-20180876/3) 2020/7-2021/5,主持,50.2万(结题);

7)宁夏科技厅十四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南地区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1/7-2022/12,主持,31万(结题);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多源遥感技术滑坡发育特征及活动模式探测研究(编号:ZY202402322024/1-2027/1,主持,15万(在研);

9)横向课题,神东矿区十年光学遥感数据整理与加工(编号:XY202507),2025/4-2026/12,主持,5.1万(在研);

10)横向课题,基于开源时序InSAR的典型矿区形变监测(编号:XY202502),2025/3-2026/12,主持,5.1万(在研);

11)中国科学院“一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天基GNSS-R海洋遥感探测应用研究,2014/1-2014/12,主持,24万(结题);

12)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编号:20070813),利用GPS纠正INSAR观测结果的方法研究,2007/1-2009/12,主持,5万(结题)。

发明专利:

  1. 谌华, 于飞, 周艺, 王冠珠, 王福涛, 乔志远, 王世新, 隋正伟, 王智勇. 一种面向灾害应急的多星协同观测任务规划方法及装置. 2020.07.24,中国,ZL 2020 1 0723076.2(已授权,发明专利).

    科研专著:

    1、王福涛,周艺,谌华,杨华,重特大灾害空天地协同应急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出版社,2024.10.

    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如下:

    1、 谌华、单新建、陈国浒.地震监测雷达卫星系统参数的设计,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25(2): 98~102. CSCD)

    2、 谌华,单新建,张云华等.利用NOAA-16/FY-1C和ASAR数据纠正大气水汽对重轨星载D-INSAR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07,50(3):707~713. (SCI)

    3、 谌华, 甘卫军. 利用GPS与InSAR融合提高形变监测精度方法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3):59-62. CSCD)

    4、 谌华,郭伟,闫敬文,卓文浩,吴良斌.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图像道路识别新方法[J/OL].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 50(05):1778~1787. (EI)

    5、 谌华,郭伟,闫敬文.综合边界和纹理信息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分割[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9,24(06):882~889. (CSCD)

    6、 谌华,郭伟,万珺之,等. 基于有源定标器的卫星雷达高度计近海测高基准重建方法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6,31(05):912-918. CSCD)

    7、 谌华,郭伟,杨双宝,等.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定标方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EI),2017,39(09):2232-2237.

    8、 Xu Xi-Yu, Xu Ke, Shen Hua, et al. Sea Surface Height and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Calibration Methodology by a GNSS Buoy Campaign for HY-2A Altimeter.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9(11), 2016:5252-5261 (SCI)

    9、 谷鑫志,曾庆伟,谌华(通讯作者),等. 高分三号影像水体信息提取[J] (2020年度遥感学报优秀论文). 遥感学报(EI). 2019,23(3):555-566.

    10、 涂宽,文强,谌华(指导老师),于飞,谷鑫志. 一种利用GF-3全极化影像在地表浅覆盖区进行地质构造解译的新方法[J]. 遥感学报(EI).2019, 23(2):243-251.

    11、 王川,涂宽, 谌华(通讯作者),耿丹,王文龙,李樵民.Stacking_InSAR和IPTA技术应用于探测宁夏隆德县滑坡隐患[J].自然灾害学报,2022, 31(05):222-234.DOI:10.13577/j.jnd.2022.0525. CSCD)

    12、 耿丹,涂宽, 谌华(通讯作者),郑健.SBAS-InSAR和高分辨率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矿区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31(01): 251-264.DOI:10.13577/j.jnd.2022.0124. CSCD)

    13、 涂宽, 王文龙 ,谌华(通讯作者),李樵民,耿丹,王川,郑健,杨影. 联合升降轨InSAR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的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以宁夏隆德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1,32(6): 72-81.doi: 10.16031/j. cnki. issn.1003-8035.2021.06-09. CSCD)

    14、 沈兰芝,谌华 (通讯作者),范凤云,王泽宇,于飞.基于Q-OTSU算法高分三号水体快速提取方法研究——以河南鹤壁洪涝灾害监测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22,31(04):134-143.DOI:10.13577/j.jnd.2022.0413.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shenhua@cidp.edu.cne_chenhua@163.com

 

上一条:郭继东 下一条:赵宜宾

版权所有:防灾科技学院

地址:北京东燕郊开发区学院街防灾科技学院研究生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邮编:101601

京ICP备20016947号-1